德媒:中国各地民众自发哀悼“科学英雄”
香港《南华早报》5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沉痛哀悼“杂交水稻之父”,上万人参加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 周一上午,中国在长沙为“杂交水稻之父”、农学家袁隆平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群众前来悼念。人们手捧鲜花和手写悼文排队进入灵堂。悼念群众将菊花摆放在灵堂外,还有一些鲜花从外地寄来。
当天,长沙市成百上千辆出租车和大巴自发暂停收费,为前往殡仪馆悼念的群众提供免费乘车服务。长沙花市的菊花几乎售罄,一些人在殡仪馆入口处为人们免费发放鲜花。
上周日,超过10万人冒雨排队献花,在一家官方媒体设立的网上吊唁厅里,哀悼人次超过1700万。截至本周一下午1时,微博上有关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的话题阅读量达到17亿次。大批悼念群众聚集在袁隆平生前工作单位。
由于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提升粮食产量并帮助养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袁隆平被视为国家英雄。杂交水稻已被引进到40多个国家,在中国以外的种植面积约800万公顷。
袁隆平的家属周一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称,袁隆平年轻时就树立了“让天下百姓吃饱吃好”的梦想;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得到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他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正在初步实现。
一名前往殡仪馆悼念的民众表示,“我是农民。我从未见过袁隆平,但我亲身经历过中国粮食短缺的年代,我对袁老充满感激之情。袁老,一路走好!”“我们这代人从未经历过食品短缺,无法完全理解袁隆平院士做出的贡献。但我们一样敬重并怀念他。”一位微博用户写道。(作者Amber Wang,丁雨晴译)
德国新闻电视台网站5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逝世? 中国各地民众都在自发哀悼“科学英雄”袁隆平,并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袁隆平研究培育的水稻品种帮助中国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也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尽管未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袁隆平曾于2004年获得国际农业领域的最高奖项——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粮食奖”,以表彰其研究帮助中国在30年内从“粮食短缺”转为“粮食安全”。世界粮食奖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博洛格于1986年发起,旨在表彰为改善食品质量和供应做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曾与80多个国家合作,为实现粮食安全和解决营养不良等紧迫问题寻找答案。甚至在晚年,袁隆平仍继续勤奋地进行研究工作。2017年,他领衔参与了湖南省农科院低镉含量水稻的育种。该品种用于遭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最终,“低镉稻”技术培育的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90%以上。(作者海克·罗森巴赫,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