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主页 > 综合新闻 >

科技界与产业界大咖对话——找准痛点 让食品产

本报记者 王薇

  创新是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我国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需求,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产学研融合,构筑食品产业科技发展新优势,成为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需共同应对的命题。近日,由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食品创新·创新食品”江南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创新,不是一个想法,也不是一个实验样品,而是要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在实践探索中“长”出来......来自国内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并分享了各自走产学研融合之路的实践经验。

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有待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论坛致辞中说:“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食品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但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不断加强合作,将会有更多产学研成果落地。”陈卫同时谈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南大学要“扬长补短、以优培强”,做好“双一流”建设。江南大学将在食品工程等一流学科的基础上,向生命科学学科做交叉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线分享了自己对后疫情时代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孟素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终究会过去,但疫情留给世界、留给中国的改变,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食品工业的未来。疫情考验表明,饮料、方便食品、粮油加工等中国食品工业的主要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进入全自动化的工业2.0时代,具备了现代工业的特征。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中食品工业的营养支持作用凸显。经历疫情,消费者越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食品的健康属性更加关注,食品行业也更加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健康品牌价值。“加速对植物基、益生菌等‘未来食品'的研发与转化,将对食品产业的发展理念与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和结构性变革。”孟素荷如是认为。

  “科研单位亟须做出以‘真研究'解决真问题的改变。”谈到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孟素荷特别指出,现有科研体系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主要是各食品行业缺乏与科技人员一起对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项目的梳理与凝练;缺乏向科技部门提供跨部门、整体性科技需求的能力、渠道与有效机制。科研人员更多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和学术视角规划而成的科研课题和发展规划,较多的是对本专业领域科学问题纵向深度研发,缺少在整体战略布局中,以破解行业科技问题为导向、俯视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的“国家视角”;且在较长时间内,科技评估与考校体系的导向,均更多重视体现学术和专业优势的显示度,缺乏对长期专注于破解行业重大科技问题的项目选择和科技鼓励。

  与科研单位不同,“企业对自主创新缺乏战略视角,内生动力不足。”孟素荷一语中的。她指出,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整体偏低。在过去30余年发展中,食品行业以形成“规模效益”作为抢占市场的动力,而对更具深度和立足长远发展的机理研究等自主创新缺乏战略视角,其内生动力不足。“食品企业的研发方向需要修正,整体上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待提升。”“食品科技对行业提升的影响力更加关键,中国食品工业将在2020—2025年进入以科技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孟素荷预判。

以变求进、以新破局、以优突围

  “高校的科研成果很多,但有多少落地?拥有上千万个创新点的科研成果中,原创性成果又有多少?”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在论坛上直接抛出了引人深思的两个问题。潘迎捷坦言,产学研合作,是谈了几十年的老问题。当前我国的科研投入不足。在科研合作中往往虎头蛇尾,如何破解?在他看来,思想决定出路。需要调整的是思路,而非某项技术。潘迎捷建议,在产学研合作上,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高校的科研工作各具特色,需梳理出自身存在若干重大问题;其次,要梳理出能够落地的成果,高校食品学科应把当地产业需求作为重要切入点。

  “要以变求进、以新破局、以优突围”,潘迎捷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以变求进,就是要实现思路模式的转变;以新破局,指的是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以优突围,指的是优势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