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发布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图为3月31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有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图为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溯源团队抵达湖北省疾控中心。(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3月30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在日内瓦发布。报告显示,联合专家组认为,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来源。3月31日,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中方和外方专家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存在差异的,中外双方专家进行的是高度融合的研究。
报告基于联合专家组在武汉独立、专业、透明的调查研究而成,研究结论再一次“打脸”部分西方政客炮制的“阴谋论”。同时也再次证明,溯源问题是严肃的科学问题,不应将病毒溯源政治化。
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武汉的3家病毒实验室运营良好,实验室人员血液样本显示无人感染新冠病毒
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国专家和来自世卫组织及10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共同组成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共同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中国部分工作。
联合专家组共同研究了大量的疫情相关数据资料,现场考察了包括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内的9家单位,与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及商户、社区工作者、康复患者、牺牲医务人员家属、居民等进行广泛交流,凝聚了科学共识。在此基础上,联合专家组撰写了研究报告,报告共120页,包括溯源调查基本结论,在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动物与环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以及新冠病毒四种传播路径的假设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有几个亮点——
第一,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
根据现有科学证据和发现,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引入人类4种传播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定性风险评估,并用“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5个层级评价。
报告称,联合专家组评估了关于病毒引入人类的4个路径,认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的可能性为“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从动物直接引入人类的可能性为“可能至比较可能”;也“可能”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
根据报告,2019年之前,全球实验室没有保存与新冠病毒基因相近的病毒的记录,武汉的3家病毒实验室都运营良好,疫情之前,实验室人员血液样本也显示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
“我们与没有根据的怀疑、观点、理论保持距离,因为我们不能将那些东西当作系统性的方法来验证病毒来源的假说。”国际专家组组长彼得·安巴雷克说。
第二,没有证据证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冠病毒最初来源地”的结论。
报告称,虽然发现武汉许多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但也有许多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还有些早期病例与任何市场都没有关联,因此,尚不能得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初期中的作用或如何将感染引入市场的确切结论。
报告提出,专家组在中国31个省份共采集野生动物、畜禽标本8万余份进行检测,在SARS-CoV-2暴发前后均未发现SARS-CoV-2抗体和核酸阳性结果。
报告称,新冠病毒已被发现在冷冻食品、包装和冷链产品中持续存在。中国的部分病例,以及在向中国供应冷链产品的其他国家的包装和产品上发现了该病毒,这表明它可以通过冷链产品实现远距离传播。
第三,调查其他国家的潜在早期传播“是重要的”。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在2019年12月中旬之前的几个月开始暴发,预计是在9月底到12月初之间,但大多数评估认为是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之间。
研究小组综合不同国家发表的表明SARS-CoV-2早期传播的研究数据发现,一些疑似阳性的样本比武汉的第一个病例更早出现,表明在其他国家有可能漏诊。调查其他国家的潜在早期传播“是重要的”。
报告还提出了联合专家组下一步研究的建议,包括建立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在全球更广范围内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学家在多国多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物种,进一步了解冷链以及冷冻食品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等。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收到报告后,向包括中国专家在内的联合专家组表示了感谢,并称:“我们还没有发现病毒的来源,我们必须继续遵循科学,并且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