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主页 > 综合新闻 >

科普丨春捂秋冻有科学依据吗?春季养生记住这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捂一捂,可以帮助机体抵御外界寒气,预防感冒、气管炎,甚至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春捂秋冻的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捂哪儿、怎么捂、捂多久?小编为您梳理了以下注意事项。

●为什么要强调“春捂”

“春捂秋冻”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皮肤汗腺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毛孔舒展,来回反复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如果过早脱去冬衣,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甚至导致过敏性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春季,穿衣要下厚上薄。减衣服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这是因为春天寒气多从地表散发,应注重下半身的保暖。古有谚语“寒头暖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春捂”遵循三原则

>>“捂”对时间

雨水节气过后,虽然气温回升,但是偶尔冷空气会杀个回马枪。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脾胃,注意春捂。

一般到阳历5月中旬,气温超过15℃且较稳定时,这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了。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 才把棉衣送”,说的皆是这个道理。

>>“捂”对温度

一般来说,春季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便可适当减衣。

气温15℃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捂”要有度

天气已经暖和了,如果还捂着,容易出汗,风一吹,就感冒了。所以“春捂”要有度,“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在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春暖而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器官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所以“春捂”务必有度。

●捂对地方才健康

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照顾好头颈和双脚。

>>捂肚子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捂背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捂脚

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春分养生注意这几个方面

开春时节,过早脱掉冬装,身体很难适应气温的急剧变化,容易让“开春病”乘虚而入。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进行适量运动

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出门时可备几件薄厚不一的衣服,并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穿衣量。

此外,还要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量运动,让身体尽快适应温暖天气。

>>注意胃部保暖

春季还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时节。肠胃疾病与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胃病者十有六七都是胃寒”。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初春时节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引发胃痛。

饮食上应尽量不喝冷饮,宜常喝温水,还可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肉、羊肉、栗子、山药等。

>>远离花粉、粉尘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要谨防花粉、粉尘。引起过敏性鼻炎的有三大“元凶”:尘螨、花粉、霉菌。过敏性鼻炎患者要远离这些过敏原。

春季是尘螨繁殖的季节,平时要多注意晾晒棉被。对花粉、粉尘过敏的人,外出尽量避开花园、工地等花粉、粉尘聚集的地方,隔绝与花粉、粉尘的接触。

>>注意养护关节

春季早晚温差很大,中老年人多气血亏虚,加之本身抵抗力较差,骨关节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使气血运行不畅,会出现疼痛、酸麻、沉重、肿胀等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