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培养新时代食品行业接班人关于食用油加工专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8年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政课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食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课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食品人,值得每一位食品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

我国是一个油料生产大国和油脂加工大国,本文以“食用油加工”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为例,探索如何培养新时代食品行业接班人。

1. 学习食用油脂产业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我国食用油加工业及油料油脂资源利用发展史的讲解,了解前辈们在我国油料资源开发利用、油脂加工技术引进突破过程中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各种障碍,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利用所学,回国建立起我国首条油脂“浸出”制油技术生产线。他们的贡献开创了我国油脂加工业的新纪元,推动了我国食用油产业的蓬勃发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前辈们的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以我国油料资源短缺、亟待开发新油料资源为例,讲授玉米胚芽、米糠等新油料资源的发现、挖掘、制油技术瓶颈突破等。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勇于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这些难题的攻克,改变了我国十四亿人口食用油供给严重短缺的局面,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从油脂学科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角度出发,以杰出贡献者研究工作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促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产学研“三课堂”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感知和敬业精神

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基于本专业《油料科学原理》《油脂工程概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适时引入当前油脂加工国际国内产业动向,结合教学大纲的进度,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结合油脂领域最新的科学技术进展,引导学生形成独立学术思维的理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利用案例教学和专题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例如结合当今油脂加工制造的主流设备资料,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介绍行业发展动态和产业化遇到的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课堂,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油脂中心实验室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和实践研究,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整合油脂专业方向的科研资源,设计一系列与课程结合度高、容易被本科生接受和拓展的研究课题,通过课题实践使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并定期组织本科生围绕教学内容和相关课余研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小组讨论相互激励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实际动手能力。组织本科生参与油脂专业方向专业教材的编写和翻译工作,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动力,拓展学生的科研能力。组织学生参与江南大学以及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

第三课堂,利用油脂中心与油脂加工领域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基地,形成课堂教学、实验室研发和工厂生产三位一体的培养训练基地。组织学生到各种油脂加工生产类型企业实习基地参观和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和项目开发流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安排部分学生的课余课题及毕业课题在科研单位和具备研究条件的企业中开展,聘请校外第二导师协同指导,以加强学生的实践磨炼,减少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

通过三个“课堂”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社交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感知和敬业精神。

3. 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三方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上一篇:寿礼
  • 下一篇:没有了